對于操機員來說實用的知識有以下幾點(加工流程)。
對于操機員來說,主要是依據(jù)程序單選擇刀具和合理工件裝夾,再按照程序單加工工件。
1.要熟悉機床的特性,適合加工的材料。
2.依據(jù)程序單確定即將要加工的工件。
3.依據(jù)程序單檢查工件尺寸和擺放方向,不要忘了還要出毛刺。
4.查看刀具選擇裝夾方式和裝夾位置;常見的裝夾方式有虎鉗,壓板,吸盤等。
5.校表;X方向校直線度,頂面校平面度;開粗在1~2絲,光刀在1絲以內(nèi)。
6.依據(jù)程序單確定工件坐標系位置,一般廠里都用分中棒,這也是最常見的分中工具,使用時一定要注意轉(zhuǎn)速500~800轉(zhuǎn)為宜。
7.裝刀,依據(jù)程序單選擇合適的刀具,并要注意裝夾長度,過短會撞機,過長容易彈刀。
8.加工過程中要時常查看機床加工動態(tài),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暫停加工并與編程員商議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xù)加工。異常主要表現(xiàn)在加工聲音,聲音能傳遞的信息有程序問題,刀具問題,排銷問題,冷卻題等。
9.一切正常加工完后需自檢,并清理干凈方可流入下一道工序。
于編程來說,需要的加工知識更多,因為你編程思路決定著操作員的作業(yè)流程和工件的好與壞,說實話編程并不難,難就難在你對加工合理性的把握,同樣一個工件有人的程序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做出OK的工件,而有的則需要好幾個小時甚至做出來的效果不佳。
那么對于編程來說需要哪些實用的加工知識呢?
1.軟件,這是編程的工具必不可少,CNC加工主流編程軟件有UG、powermill、MASTERCAM、CIMATRON等。
2.對工件加工要求以及操作員做事安全方便快捷的原則來確定工件擺放和編程原點。
3.對切削參數(shù)的把握,這個沒有唯一的,根據(jù)個人經(jīng)驗和實際機床加工性能,加工材料以及刀具來定,但遵循一個原則刀越大切削量越大轉(zhuǎn)速越低,刀越小切削量轉(zhuǎn)速越高。
編程最重要的是要全方位的考慮周全再去做程序,這就是所謂的技術(shù),這句話里包含了很多東西,每個人的閱歷不同深度也就不一樣。

